-
莆田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,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。以下是一些莆田的民俗特色:
1. "莆田戏":莆田戏是福建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具有悠久的历史,以其独特的唱腔、表演和服饰著称。
2. "妈祖信仰":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,妈祖(又称天后娘娘)是中国沿海地区广泛崇拜的海上保护神。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和九月初九是妈祖诞辰和忌辰,莆田各地会举行盛大的祭拜活动。
3. "南少林武术":莆田的南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之一,南少林武术以刚猛、朴实、实用著称。
4. "莆田剪纸":莆田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,以其精细、繁复的图案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。
5. "湄洲岛渔歌":湄洲岛是妈祖故乡,当地的渔民有着独特的渔歌文化,渔歌反映了渔民的生活和情感。
6. "莆田木雕":莆田木雕是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其精美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题材著称。
7. "莆田刺绣":莆田刺绣是福建省的传统刺绣艺术之一,以其色彩鲜艳、图案丰富而闻名。
8. "莆田饮食文化":莆田的饮食文化同样丰富多彩,有各种地方特色小吃,如莆田卤面、莆田豆腐、莆田鱼丸等。
这些民俗特色不仅丰富了举报 -
莆田的民俗特色是非常多的,其中妈祖是全世界都非常注重的民俗,并且莆田是妈祖的故乡,还有不得不说的是莆田的元宵节,以及平时的时候都非常注重节日的。
莆田的元宵,具有浓重的民俗色彩,据考证,从正月初二开始,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初。这场浩大的狂欢盛典,是莆阳儿女坚毅性格与传统民俗信仰的深刻体现。
妈祖信仰,是中国沿海地区传统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,莆田作为妈祖故里,宫庙不计其数,如明珠散落,遍布各地。
妈祖,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,汉族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,又称天上圣母、天后、天后娘娘、天妃、天妃娘娘、湄洲娘妈等
再来说一下莆田的民俗元宵节,莆田的元宵节跟其他地方的元宵节都是不一样的,莆田的元宵有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,从正月初二开始,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初。这场浩大的狂欢盛典,是莆阳儿女坚毅性格与传统民俗信仰的深刻体现,
莆田元宵源远流长
莆田市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,史称“兴化”、“兴安”,素有“海滨邹鲁”、“文献名邦”之美誉,历史上有过“科甲冠八闽”的鼎盛时期,自唐以来,涌现出2428名进士、21名状元和17名宰相。莆田市“海上和平女神”妈祖的故乡,妈祖信俗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莆田的元宵有千年历史“做大岁”和“元宵月”民俗与450多年前的抗倭之战有关极富地域特色
莆田一年两度春节
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农历十一月二十九,倭寇攻陷兴化府城,占城60余日,洗劫杀戮,哀鸿遍野。次年正月二十九,戚继光入闽抗倭,倭寇弃城而去。逃亡百姓陆续返回家中,掩埋亲友,收拾家园。二月初二,家家户户相互探视伤亡情况,二月初四、初五再举行一次过年仪式。
后因二月农事繁忙,民间相约把再次过年的日子改在正月初四、初五,为了和年三十的“做岁”和正月初一区别开来,正月初四称为“做大岁”,初五称为“过大年”。初四、初五“做大岁”“过大年”的习俗构成了莆田独有的“五日岁”春节年俗,并由此衍生了白额春联、初二探亡日不走亲等一系列的年节习俗,至今已有450余年的历史。
过完“五日岁”后,便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闹元宵活动。
莆田的民俗节日是非常多的,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元宵节非常热闹,今年疫情的原因,元宵节也没有办成,到时候疫情过后,欢迎大家来莆田闹元宵。
举报